很多人像我一樣在島國生活久了。多多少少會有點外國月亮比較圓的錯誤想法。
看到外國人男的人高馬大,女的玲瓏有緻的身材。視覺上先入為主思維 ,若有一個當男/女朋友 帶出去一定很拉風~~
這種炫耀心理,或是拿來練練英語也很好的利用心態。造成了西餐妹軍團的崛起。
所以外國人來台把妹可是無往不利,當然不僅在國內,在國外也是如此。
當然我不是吃不到萄蔔說萄蔔酸。這並不是此篇要討論的重點。
畢竟人生是自已的選擇,旁人無法干涉。我要說的是我眼中看見的外國人。
其實…外國人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優秀;至少我遇到的都沒有!!
一。工作輕鬆就好
認真工作的外國人是不少,但要發揮鞠躬盡瘁。死而後已的爆肝精神。還是只有在台灣人的身上比較能看到的。
外國人對於工作普遍的態度是:我做好屬於自已責任範圍的工作就好,其他的 那是別人的事,而不是我的事。
二、感情上快樂就好 其他的再說再說
外國人很會試探,開放程度不用小弟多說。相較之下 亞洲人其實比較保守,放不開。(這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很好的,不是嗎!?)
三、禮義廉恥因人而異
我在紐西蘭待了一年,澳洲半年,台灣二十多年,大陸幾周。很令人不可思議的是:在澳洲遇到混球的比例竟然遠遠超過我這輩子遇到人渣的比例。
不單是城市、在鄉下。路上總是偶爾會有人走過來直接向你要錢。但那人明明看起來就不是很窮,也好手好腳的。
我以為這種乞食文化 是個案。直到我陸陸續續的遇到一些人。他們明明看起來也都是正常人。並沒有窮到這麼不堪,但他們卻是非常的不要臉:
案例一:
有個住在我們露營區的人,大約四十~五十歲。看起來就是很怪。每次接近我總是閒聊三句後就切入重點:可以借我手機打電話嗎? 我的手機沒錢了。
當然他的手機一直是處於沒錢的狀態。所以一直會找人借打。或者是借咖啡。借飲料。
他每一次接近都是有目的,所以他也有外號「鬼見愁」,令人一見就愁。
案例二:
話說在這裡的學生很幸福,總是三不五時有二週的SCHOOL HOLIDAY可以不用上學。適逢某位PICKER的兒子放假。他就帶他老婆和小孩來露營區住二週。
那小孩一直提出對我要求「可以請我喝飲料嗎」「可以借我單車嗎」「可以請我吃這個嗎!?」
但當我答應了一個要求我就知道我錯了 他一定是誤會我是他爸了。可以任他這樣予取予求。
因為接二連三遇到一堆看起來正常 卻不斷向別人要東西的乞食者。我也真的毛了!! 這對我這種老好人 其實是很好的訓練。
因為基於面子,總是會不好意思拒絕 ,加上不熟。別人的請求也不算太過份。於是當勉為其難的答應,或是故做大方的答應後。苦難才真正的來臨。
接二連三的要求就會一再的提出,直到你抓狂為止。
然而,我並不是因為”白種人也會大便耶” 這種想法而對外國人失望。但其實外國背包客和亞洲背包客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:
書上說那些外國青年出來國外是想要探索這個世界 了解自已的興趣, 但其實也只是因為同儕都這麼做,自已也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然的來玩了!順便了解一下自已的性趣在那。
外國背包客和亞洲背包客的差異其實不大:
相同處:都喜歡和同國、同語言的人聚在並一起移動。
相異處:外國人愛吸大麻愛喝酒,不愛整潔,狂歡至上賺錢其次。亞洲人內向比較乖比較宅。
在我遇接二連三一直遇到不要臉的人之後,一開始覺得自已很倒楣,到後來很感謝。因為他們讓我了解了 :
當好人的人並不是真的好人,你只是廢材眼中的笨蛋:可以予取予求。
無理的要求,並不只是會出現在陌生人的嘴裡,絕大可能是出現在自已孩子的嘴裡。
慈父手下多敗兒 這句話還真是千真萬確。因為你的容忍,讓孩子不知對錯。造成了他們錯誤的價值觀,造成他們到社會上被人瞧不起。
說倒底還是因為我們自為的”仁慈”所造成的。因為自已的容忍,造成孩子不知是非對錯,當一個慈父也許容易,只要給予就行。但要成為一個好的父親
並不是給予這麼簡單,還要以身做則,教導正確的價值觀。
也許我遇到的這些廢材正是反映出他們澳洲人太竉孩子了,才會讓他們的小孩認為 想要的東西只要向別人乞求就行,不用靠自已的努力去獲得。
所以,基於你不說NO,就等著被榨乾吧!我們如何自保!?
一:了解自已的處境
先問問自已是不是真的想這麼做。如果你心裡是不甘願的。又或者你的狀況不予許。就直接拒絕吧
二:找個理由拒絕
有時候說”不”的時候也許會有一點罪惡感。覺得自已好像做了一件壞事。如果你不想讓對方覺得你人這麼無情,那就找個理由拒絕,讓事情一切就是那麼的合理。
舉例練習:
「你有錢可以給我嗎?」
「我的錢包剛被人搶了,你可以借我一元打電話嗎?」(反客為主)
「我能和你借一點牛奶嗎?」
「我的牛奶都直接口對口喝耶!我怕你會喝到我的口水。」
三:說了”不”還不夠
通常你說了不之後,對方應會知難而退。但是仍有例外。有些人會不死心的纏著你,直到你說yes為止。面對這種人。你要很明確的讓他知道:我絕對不會改變我心意的。
要求就像是一場意志力的戰爭,你心一軟就輸了。
當然,以上也許是我個人的偏見,僅供參考